宜城市纪委监委
您当前的位置:廉政教育 > 廉政文苑 -> 正文
人生需要一盏灯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4日 09:05 宜城市纪委监委 【字号: 】【打印

人的一生,时时都需要一盏明灯。没有明灯的日子,难免会让人产生恐惧和不安。

小时候,需要一盏明灯驱除黑夜。出生在小山村,村民爱讲桃鬼柳怪的故事。夜晚走路或睡觉,一见到黑暗,眼前仿佛就会出现桃鬼柳怪的影子,让幼小的心灵恐惧不已。“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山村的夜是静谧的、黑暗的,这时哪怕远远的江边渔船上有一丝灯光,也会让人看到光明与慰藉。追求光明仿佛与生俱来。那时候没有电,只有如豆的煤油灯,油灯一吹灭,就喜欢透过屋顶的亮瓦看天空的星光与月光,希望月光永远皎洁,星光永远灿烂。夏天最爱捉几只萤火虫,装在玻璃瓶中放在床头,那一闪一闪的萤光也足以让梦乡愈加香甜。运气好的时候,夏天从金钱河捞起的木柴中,还可发现几个能发光的木头,将之挂在床头,视为珍宝。不几天,光焰渐褪,让人疑惑、惋惜不已。童年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颗夜明珠挂在床头,或者有一盏长明灯照亮梦乡。有光明的日子,就会有温暖的夜,就会有甜美的梦。

青年时,需要一盏明灯指引方向。曾几何时,读书无数却百无一用是书生,埋头干事却百事无一成功,懊恼无比,自觉迷失人生航向。展望前路,感觉在茫茫黑暗中,天上星星无数,就是不见北斗七星,辨不清东西南北,似有在黑夜盲行之感。理想“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喜欢“身背屠龙刀,世间走一遭”,立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然心比天高,理想很丰满,实则为一介书生,在社会大染缸里,不知此生价值在哪里?出路在何处?越是迷失越是喜欢读书,在《诗经》《楚辞》中寻找明灯,在苏格拉底与尼采哲学中寻找明灯,在范仲淹、苏轼的人生道路中寻找明灯。后来读到《曾文正公文集》,被他“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理想人格,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务实豁达的人生态度所折服。不论挫折逆境,不论职位尊卑,“有益身心时常做,无利家国事莫为”;不好高骛远,务实做好眼前事,着力从干好每一件小事开始;只管干事不停留,“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有了这座灯塔,即便没有机会做一大事,也能做成几件小事,方不负韶华,不负光阴。

年老时,需要一盏明灯照亮激情。随着年轮增长,我怕见惯秋月春风会淡看一切,生活如古池秋水,没有一丝涟漪。我怕随着荷尔蒙减少,肠胃动力减弱,孱弱地都不愿亲近自然。我怕阅尽人间冷暖,淡看亲情友情爱情,真正成了人老无人情。我怕山水诗心日减,当一切都云卷云又散,花开花又落,心灵如枯泉般眼睁睁静待美好流逝。所以,我需要一盏明灯。它让你乐于接受新事物,为你添加新燃料,增加新动能,燃起新激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你尚有时光去实现人生未尽之梦想。“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只争朝夕追回蹉跎的青春岁月。可以学黄永玉,快乐得像个顽童;可以学苏东坡,豁达无烦恼;可以学刘禹锡,愈挫愈有劲头;可以学史铁生,用生命的苦难照亮丰满的理想。人一旦有了人生目标,就会有满满的正能量。

人生时时需要一盏明灯,引导我们驱走尘世的俗欲,让人性的光芒不断绽放。人生本来如一盏灯,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只要明亮过,只要燃烧过,便不负此生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关闭页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   宜城市纪委监委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城市中华路18号  电话:0710-4224107  Email:clevernwt@126.com

备案号: 鄂ICP备17002392号-1    技术支持:襄阳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