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纪委监委
您当前的位置:工作动态 -> 正文
宜城:用活“三资”监管“显微镜” 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7日 02:38 宜城市纪委监委 【字号: 】【打印

“我们举一反三、靶向整改,对全镇范围集体资源、资产发包进行清理排查,该废止的废止,该‘回炉’的‘回炉’,并在‘五务’公开栏公示公开,群众心里亮堂了,干部工作也好做了。”近日,宜城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王集镇回访时,该镇纪委书记何志伟介绍道。

图为该市王集镇纪委干部在田间地头了解农村集体资产发包情况

此前,宜城市纪委监委开展“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调研走访时,接到王集镇双泉村群众反映:有一块200多亩的机动地发包合同到期后一直未重新发包,可能存在优亲厚友等违纪违规问题。经王集镇纪委调查核实,该机动地承包合同已于2022年10月到期,因农作物已播种,故以140元/亩的原价与种植户续包1年。同时,督促镇、村通过市农业农村局产权交易中心公开发包,以260元/亩的价格成功签订合同,实现了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今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审计局等相关职能单位,在全市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聚焦落实帮扶政策措施“虚”、产业项目管理“乱”、发放惠农补贴“慢”、服务群众“懒”等4个方面14个问题开展重点整治,同步推进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等专项整治,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活“三资”监管“显微镜” ,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该市纪委监委发挥“室组地”联动作用,对2022年来查处的农村集体“三资”问题线索和信访件进行清仓起底、分类汇总,共计梳理出承包合同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资源资产处置不当、“五务”公开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力等5类122个问题,针对性制发督办函21份,督促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及各镇(街道)对号入座、深入自查、全面整改,确保集体“三资”管理公开透明、规范高效。

“刘猴镇洪岗村规范四荒地260余亩,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小河镇占云村规范山林合同17份、堰塘合同4份,公开村级‘五务’26项......”对清理规范的集体资产,该市纪委监委督促各镇、村通过“五务公开栏、乡村钉APP、微信群等“线上+线下”渠道,公开透明晾晒,接受群众监督。

截至目前,该市共查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7个,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管理违规问题3个,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相关人员18人,党纪政务处分14人,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

“广大农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神经末梢’,加强农村‘三资’监管是重要环节之一。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监督‘利器’作用,精准监督、靶向监督,以‘小切口’的专项整治破解乡村振兴领域的大难题,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来源:襄阳市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胡明慧 邓乐鹏
【关闭页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   宜城市纪委监委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城市中华路18号  电话:0710-4224107  Email:clevernwt@126.com

备案号: 鄂ICP备17002392号-1    技术支持:襄阳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