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纪委监委
您当前的位置:工作动态 -> 正文
宜城:暖心服务“大篷车” 破解群众就业难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6日 16:38 宜城市纪委监委 【字号: 】【打印

小雪节气,寒潮来袭。在宜城市顶点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近百名务工人员忙得热火朝天,来自南营街道办事处安垴村的村民赵大姐正熟练地操作着电子配件组装。

“现在这个工作我干得非常满意,既能照顾到家里,每月还能挣到不少工资,真是解决了我的心头大事。”赵大姐由于长期在家照顾小孩,工作经验不足,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直到今年6月,她终于成功上岗。这一好消息,得益于宜城市“就业直通车”专项服务活动。

今年4月以来,宜城市纪委监委将稳就业、保民生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联合市人社局做优做强“就业大篷车”专项服务活动,将技能培训、就业政策、优质岗位直接送到田间地头、村组湾巷,打通群众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在日常监督中发现,农村群众主要以农活为主,闲暇时间就在近处打零工,技术含量低、体力重、工资也不高。”该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五纪检监察组组长介绍,基层群众普遍存在学习意识淡薄、积极性不够、主动性不高,要想做到学习、农活“两不误”,实现群众技能“大提升”与缓解企业“用工荒”的“双赢”,将“大篷车”开到田间地头势在必行。

技能培训是关键。该市纪委监委督促人社局全面梳理就业市场的劳动需求和技能要求,针对性开展“大篷车”送培训下乡,选取短视频制作、养老护理、畜禽饲养、家政服务、果树栽培等40余项“小而精、投入少、见效快”的培训项目,有效提升农民工求职竞争力。同时,将公共就业创业惠民“政策包”送到“家门口”,面对面讲解、心连心服务,打破群众就业“信息差”。

“我们建立企业用工数据库和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包含82家企业、22.8万人,能够精准提供求职引导、就业指导,让企业和农民工高效匹配。”在该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人社局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全面开展基层劳动力采集、企业用工数据调查,织密市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实现就业服务“精准推送”。

今年以来,“大篷车”累计开展活动500余场次,组织468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7万个,帮助6000余名基层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该服务模式被列入湖北省地方标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们将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查处在就业服务中应付了事、推诿扯皮、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以强有力的监督倒逼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让困难群众在稳就业、就好业中获得更多安全感、幸福感。”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来源:宜城市纪委监委   作者:胡明慧 邓乐鹏
【关闭页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   宜城市纪委监委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城市中华路18号  电话:0710-4224107  Email:clevernwt@126.com

备案号: 鄂ICP备17002392号-1    技术支持:襄阳政府网